“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”、“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”……在今年两会上,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话,让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学武感到很振奋和鼓舞。
“总理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兴起,这是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、并正式写入政府文件中的对旅游业发展阶段的定性判断,也表明中国旅游业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代。”张学武在接受专访时表示。
在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,旅游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。
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,2015年,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,人均出游率达2.98次,出境旅游1.2亿人次。2015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.32万亿元,占GDP总量比重的4.88%;综合贡献为7.34万亿元,占GDP总量的10.8%。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,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.2%。
张学武认为,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,一些产业产能过剩,遇到了增长的瓶颈,但是旅游业在“十二五”期间持续高速增长,按行业发展趋势,在“十三五”期间也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。
不过,张学武也客观分析,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也面临着一些问题。
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,旅游行业同样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。”
张学武说,当前旅游业的大众性产品很多,竞争很激烈,但是现在旅游行业正在出现四个明显的变化:一是产品需求的多样化;二是由过去的观光旅游为主正转向休闲旅游;三是个性化旅游正成为趋势,比如登山、滑雪、探险等;四是由过去的团队游变成了自由行为主。
对旅游业出现的这些变化,张学武认为,旅游行业企业一定要适应这种变化,作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央企,一定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,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。
在他看来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提高供给质量,提高发展的质量。
“就旅游业来说,要提高供给质量,首先要满足这四个变化的需要,在产品创新上有所突破,满足中高端的需求。”张学武说,以港中旅集团为例,将中高端定位为“两富一中”,即富裕家庭、富裕个人和中产阶级,因为这部分人的需求更突出。
在他看来,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来看,当前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。总供给有,但个性化的需求还远远不能满足。而其他一些产业,总供给是大于总需求,所以才出现过剩。
“因此,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满足市场的变化,这不仅是旅游企业的机会,也将推动行业更健康的发展。”张学武认为,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服务和品牌作为最重要的内容,因为服务的背后代表了一种质量,也代表了诚信,文化,这是品牌最核心的竞争力。
“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,产业链条长、产品形态多,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零售、文化、金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。”张学武说,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非常重要的行业,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,也是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地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,经济的进一步发展,其在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会显现得越来越突出。